近日,韩国船级社(KR)与HD现代重工、HD韩国造船海洋、HD现代三湖、三星重工、韩华海洋、韩国化学融合试验研究院(KTR)等多家企业和机构成立了针对氨燃料动力船产生的有毒污水制定海洋安全排放标准的协议体。
氨是燃烧时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环保燃料,作为今后引领零碳时代的代表性燃料而备受瞩目。特别是通过简单的工程即可转换成氢,是迄今为止最经济的氢能运输手段。但航运业对氨的顾虑在于其安全性。由于氨毒性较大,氨燃料动力船产生的有毒污水可能给人类和海洋生物带来安全和污染问题,因此必须制定特定的安全标准。特别是湿法处理装置产生的氨污水,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处理标准,给船舶设计和航行带来了相当大的技术和运营上的不确定性。
对此,韩国业界成立的相关协议体的目标是,制定相关船舶产生的氨污水的储存、处理、排放国际标准,并通过韩国政府正式递交给国际海事组织(IMO)。
该协议体的成立是去年韩国船级社与韩国政府一起首次向IMO提出制定氨污水安全标准的必要性,今年4月第83届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正式批准必要性后采取的后续措施。
该协议体计划明年向IMO提出标准草案,并在全球海事界的探讨中发挥引领作用。
韩国船级社副总裁金庆福表示:“此次成立协议体,是韩国造船和海运产业界齐心协力,以韩国领先的技术力为基础,主导制定国际安全标准的象征性事例。今后,韩国船级社将继续与政府一起,为替代燃料安全标准开发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撑。”
早在2021年初,韩国船级社就发布了《氨燃料动力船报告》,其中包括通过对氨、氢、甲醇、液化天然气等新一代环保燃料之间的比较,对氨的特性进行分析等技术信息内容,还收录了各种安全规定等信息。同时,韩国船级社还提出了今后开发氨燃料动力船舶指南时应考虑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