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艘14亿!破产船厂提前交付再赢新单

近日,扬州国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与上海立德信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发力,再获船东MC GROUP LIMITED四艘49400载重吨油化船订单,为双方的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引擎。

这4艘新船预计将在2026年底交付,订单总价超过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1亿元),相当于单船造价5000万美元以上。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47000-51000载重吨油船新造船价格为4875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200万美元相比下降6%。

此次签约的49400吨油化船,堪称行业中的“优等生”182.75米总长、32.2米型宽、19.1米型深、11米设计吃水以及14.5节航速,液货仓采用9+1对仓的布置更让它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航运环境。

在绿色环保与能效升级的赛道上,该型船更是跑在前列:油耗指标不仅满足Tier III排放标准,更实现了超越;能效达到EEDI第三阶段要求,还配备脱硫塔,可有效降低硫氧化物排放,同时搭载轴带发电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氮气发生器的应用也进一步保障了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此外,船舶具备甲醇双燃料预留能力,紧跟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浪潮,尽显两家企业的前瞻布局。

而货油系统采用FRAMO泵,确保运输高效稳定;货舱特涂MARINELINE油漆,可装载1200多种油品/化学品,大大提升了船舶的运营灵活性与市场竞争力。

这是MC集团继去年首批2艘油化船之后的备选订单。此前在今年5月,国裕船舶为MC集团建造的首艘5万吨级油化船“MC GAEA”号(TS2302)成功吉水,该船从开工建造到下水仅用时七个半月,创造了同类船型建造的世界纪录。

预计9月初,“MC GAEA”号将实现提前交付,系列第二艘“MC METIS”号(TS2303)也同步提前实现吉水。这“双提前”的亮眼成果,是两家企业协同统筹、技术攻坚与精益管理能力的集中爆发,不仅为行业树立了联合履约新标杆,更让双方在船舶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愈发稳固。

从两船提前履约到四船成功签约,这是双方合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市场投来的信任票。未来,扬州国裕船舶与上海立德信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锻造联合核心竞争力,专注高质量建造,为MC集团等全球客户打造更优质的船舶产品,在推动国裕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助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贡献更多合力。

据了解,国裕船舶原本是武汉国裕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占地约1848亩,常年水深13米以上,水域条件良好。该船厂拥有4座船台,最大起重能力800吨,具备10万吨级及以下货船、油船、化学品船等各类船舶的建造能力,年生产能力可达200万吨,产值约50亿元。

受造船行业低迷大环境影响,2015年国裕船舶资金周转遇到困境,2016年年初当地媒体曾有报道称国裕船舶拖欠1000多名农民工工资。雪上加霜的是,其母公司国裕物流在2016年3月又被爆出银行贷款逾期,重重打击下国裕船舶生产停顿,多家海外船东撤销了在国裕船舶的10余艘新船订单。由于原股东陷入债务危机,无法按时到期偿还债务,国裕船舶于2021年11月进入破产程序。

2024年7月,以鼎一投资为重整投资人的国裕船舶重整计划经债权人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并经法院裁定批准,标志着鼎一投资将正式控股国裕船舶。当时鼎一投资表示,鼎一投资控股国裕船舶后,仍将专注国裕船舶造船主业,将为国裕船舶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运营团队,升级配套设施,尽快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并逐步向建造高附加值船舶转型。同时,鼎一投资也会整合其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为国裕船舶匹配优质造船订单,做大造船产值。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目前国裕船舶手持订单共计22艘132.975万载重吨,其中油船13艘、集装箱船9艘,交船期排至2027年。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