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艘集散两用纯电动智能船舶吉水

9月15日,上海首艘集散两用纯电动智能船舶“国峡001号”在浙江嘉兴浙北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吉水,标志着上海内河航运纯电动智能船舶示范应用迈入新阶段,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航运新支撑。

作为上海内河航运绿色智能转型之作,“国峡001号”长63.7米、船宽12.6米、型深3.5米,采用集散两用创新设计,可承载64个标准集装箱,载重吨达1883吨,完全适配标准三级航道;船载1571KWh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采用高效充电模式,续航力达120公里,建成后将重点服务上海黄浦江、大治河两大核心水域,助力区域绿色物流运输升级。

相比传统动力船舶,该船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高效率的显著优势。未来,它将投入黄浦江—大治河航线,每年减少约45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该船搭载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由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张卫东教授牵头,联合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该智能驾驶系统赋予了船舶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精准的自主导航能力以及可靠的避碰决策能力。能够实时融合雷达、AIS、摄像头、电子海图等多源信息,实现对周边船舶、航道等目标的精准识别,并自主规划最优航线,显著提升航行的安全性与效率,为未来实现更高等级的无人化、自主化航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上海作为人口高度密集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长期面临传统燃油船舶的双重困扰:一方面,燃油船的噪音与尾气排放,严重影响滨江两岸居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的内河转驳需求持续旺盛,传统船舶已难以适配绿色发展要求。

相比传统动力船舶,“国峡001号”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高效率的显著优势。未来,该船将投入黄浦江—大治河航线,据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吨,真正实现航行全程 “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既精准响应国家及地方节能减排政策导向,更加契合滨江沿线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悉,国峡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4年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成立,将投资建造多艘集散两用纯电动智能船舶,在长江流域、京杭运河、珠江流域等内河航线加快布局纯电动智能船舶,同步推进充换电站建设。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