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吉水

9月23日上午,中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在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吉水。

作为我国第一艘大型公益船舶,该船整合了医疗、培训与救援三大核心功能,更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具备此类综合功能的专业船舶,被誉为“移动的医院”。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台州造船工业再开先河,也标志着中国民间力量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必将载入中国船舶工业建造的历史名册。

吉水仪式邀请了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王珂先生,台州市政协副主席、台州市外办主任叶玲君,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友增,台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王蓓,台州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专职副书记彭轩,临海市副市长赵长江,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振中,以及海事、船检、行业协会等领导专家参加。

据悉,该船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是我国首艘集医疗、培训和救援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益船舶,也是全球唯一具备此类综合功能的船舶,主要活动区域为东南亚、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船上装载有各种医疗装备,地震、水灾等救援设备,以及帐篷、粮食等救灾物资,设有检验、X光、B超、CT、手术室等医疗舱室和设备,以及各种救援装备、直升机平台等。同时装载1000多吨帐篷等救灾物资,可开展较大规模的国际救灾行动,配合海外撤侨等任务,由中国志愿医生以及志愿救援队员为当地及附近民众开展公益医疗活动、提供救灾培训,还可就近赶往遭受重大灾害的地区,开展医疗救治和救灾救援工作。

2022年8月12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上,中国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项目进行了首次发布。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布了“丝路心相通”共同倡议和专题论坛成果清单,并启动了“丝路心相通”行动。中国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的开建也作为本次论坛民心相通成果的4个代表之一发布,并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医疗救援船”。2023年10月16日,该船在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

该船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排水量达5000吨,船长100.15米、型宽18.00米、型深8.35米,设计吃水5.40 m,载重量大约2200吨,主机采用MAN B&W 8L27/38,最大持续功率 2920kW x 800r/min,航速约14.5节,续航力约8000海里。船体按照远洋航行、单螺旋桨、柴油机驱动、钢质装救灾物质船设计,设球鼻首,方尾和一个连续甲板,为2020全球硫排放控制和硫氧化物排放区域的解决方案,分别使用低硫燃油(硫含量< 0.5%)和轻柴油/超低硫燃油(硫含量< 0.1%)。这艘5000吨级的公益远洋船是我国第一艘大型公益船舶。

据了解,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4月,由活跃在公益慈善、应急救援、公共外交等领域的爱心人士发起设立,以积极应对国内外人道危机、环境危机等突发事件,并长期关注在救灾救援、难民救助、排雷、气候变化等全球重大议题。2020年在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的市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2022年7月,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