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马士基
航运界网消息,随着国庆黄金周的来临,尽管班轮公司进一步消减运力,但主要贸易航线现货运价继续承压。分析师指出,目前现货运价已经跌回——甚至低于——2023年底红海危机前的水平。与此同时,租船市场与现货运价走势分化表明,班轮公司仍优先考虑“抢”占市场份额。
具体而言,截至9月26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为1114.52点,较上期下跌7.0%,跌幅收窄。
其中,欧洲航线,供需基本面疲软,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走低。9月26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971美元/TEU,较上期下跌7.7%。地中海航线,运输市场情况与欧洲近似,市场运价继续调整。9月26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485美元/TEU,较上期下跌9.3%。
北美航线,运输市场需求仍未有改善,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回落。9月26日,上海-美西运价下跌10.8%,至1460美元/FEU;上海-美东航线运价下跌6.7%,至2385美元/FEU。
与此同时,截至9月25日,Drewry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环比上周下跌8%,约为1761美元/FEU。
Drewry指出,WCI连续15周下行。跨太平洋和亚欧两大主要贸易航线运价再度同步下行。Drewry预计未来一周,现货运价将继续承压。
其中,从中国出发的航线,上海-鹿特丹下跌9%至1735美元/FEU,上海-热那亚下跌7%至1990美元/FEU。与此同时,上海-纽约周环比下跌8%至3278美元/FEU,上海-洛杉矶下跌10%至2311美元/FEU。
Vespucci Maritime分析师Lars Jensen指出,目前的现货运价水平已经跌回到——甚至低于——2023年底红海改道前的水平,当时班轮公司正在亏损。
与此同时,VHBS分析师指出,集运租船市场没有显著“恶化”,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的平均租金仍高约20%,表明租船市场仍然非常健康。然而,租家坚持反对提高租金,这无可厚非。更值得注意的是,租船人要求2000TEU以下船舶缩短租期趋势。
集运业的“韧性”更能抵御下行风险
简言之,集运市场的预测非常复杂。好消息是,过去两年集装箱贸易强劲增长。坏消息是,由于特朗普2.0关税导致的不确定性,预计2026年贸易增长将降至1.7%左右。
然而,尽管美国关税对全球贸易构成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除非有证据表明美国消费和进口模式发生转变。
换言之,贸易“结构化”转变或与“去全球化”的影响不同。美国进口量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就会导致“全球衰退”。目前全球集装箱贸易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仍在促进集装箱贸易的发展。
亦或,说不定会有新的“惊喜”再次拯救2026年的集运业,无论是新“黑天鹅”事件还是比经济学家预测的更有韧性的全球需求。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下,现金储备充裕的班轮公司也更有能力应对市场下行周期。总之,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