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浙江省首艘内河96标准箱三层集装箱标准化船“浙港内河080”在湖州顺利吉水,标志着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在内河航运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此前在9月26日,浙江省海港集团首艘64标准箱内河纯电集装箱船“浙港内河060”也顺利吉水。
作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内河集装箱标准化船型研发与示范应用》的重要成果,这两艘船的顺利吉水是浙江省海港集团推动内河航运绿色化、智能化、大型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重要实践。
今年5月,浙江海港内河航运有限公司分别与嘉兴市浙北造船厂、湖州港口船业公司签署64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浙港内河060”和96标箱三层内河集装箱船“浙港内河080”的建造合同。
其中,“浙港内河060”作为浙江省海港集团首艘以蓄电池为全动力源的内河船舶,以“绿色动力+智能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核心亮点为采用纯电力驱动系统,配备3870.8千瓦时锂电池组与两台240千瓦水冷永磁推进电机,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300公里,可覆盖浙北至嘉兴港等核心内河航线,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高效率等优势。按照全年运行100航次测算,可减少柴油消耗近6万升,减排二氧化碳126吨。
“浙港内河060”还首次采用双支点对偶流线型舵,通过优化船体线型并在螺旋桨后方加装消涡鳍,有效消除螺旋桨毂涡能量损失,显著降低航行阻力,兼顾环保与高效运营。
“浙港内河080”以“大型化布局+效率跃升”为突破点,创新采用三层货舱设计,船长67.35米、宽12.67米、型深3.90米。在船体长度较传统64标准箱船舶增加不到2.5米的情况下,其单船运力提升至96标准箱,增幅达50%,减少运输频次,提升浙北至嘉兴港航线货运效率,增强内河航运竞争力。这一设计极大提升了船舶空间利用率,为内河航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浙港内河080”还搭载了“光伏-锂电一体装置”,其生活舱室顶棚甲板铺设有3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内,满足船舶日常用电需求。该装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500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3吨,相当于植树125棵。
待该船预计于今年11月投入运营后,可显著提升浙北至乍浦核心航线的运输效率,推动浙北内河航道进一步提能升级。
作为两艘船的主要运营单位和集团海河联运主要承运方,浙江海港内河航运有限公司承担着海河联运政策资金统筹、内河端外贸空箱管理及订舱操作等职责。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该公司可统筹运力已达245艘,包括自有船舶24艘和社会船舶22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