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巨头“联美抗中”遭反制!韩国造船业慌了

中国针对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旗下5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制裁的消息,引发韩国造船业强烈震动。随着中美博弈持续升级,这一措施不仅精准打击特朗普“让美国造船业更伟大”的战略,也让韩国业界担忧“联美抗中”的后果,从而对韩国造船业的全球业务布局与供应链安全造成深远影响。

“最亲美”韩国船企?中方强力反制韩华海洋

中国商务部10月14日发布公告称,为反制美国对中国采取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中方决定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Hanwha Shipping LLC、Hanwha Philly Shipyard Inc.、Hanwha Ocean USA International LLC、Hanwha Shipping Holdings LLC和HS USA Holdings Corp.列入反制清单,并采取以下反制措施:禁止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东时间10月14日,美国开始实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相关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为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中方决定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中方敦促美方及相关企业尊重事实和多边经贸规则,遵守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尽早纠正有关错误做法,停止损害中方利益。”

据了解,韩华海洋一直在积极推进与美国造船业合作,也是韩国企业中支持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港口服务费”的“急先锋”。3月26日,韩华海洋旗下韩华海运(Hanwha Shipping LLC)副社长Ryan Lynch出席USTR听证会时明确表示,对“特朗普政府的规划和前瞻性眼光表示赞赏”,以此表明其支持USTR所提提案的立场。

韩华海运是韩华海洋去年4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设立的海运子公司,旨在发挥环保及数字化船舶技术验证平台作用,提供市场营销及海洋服务,助力韩华海洋进军海运业。

韩华海运指出:“美国当前正大力支持建造和运营LNG船、原油运输船等商业船队。倘若没有USTR提议的相关政策,美国在本土建造船舶时,很可能难以保障所需的经济性。”

除了在美国设立航运公司之外,韩华海洋去年12月还收购了美国主要商业造船厂Philly Shipyard,成为第一家收购美国造船厂的韩国企业。Philly Shipyard现已更名为韩华费城造船厂(Hanwha Philly Shipyard Inc.),同样是商务部采取反制措施的企业之一。

为了支持美国LNG船“国船国造”的目标,今年7月韩华海运作为船东与韩华费城造船厂签订了1+1艘174000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合同,这是自1970年代末以来美国船企承接的首艘用于出口市场的LNG运输船订单,也是是美国造船业首次承接此类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合同。

8月,韩华海运还在韩华费城造船厂下单订造10艘MR型成品油/化学品船,以及第二艘174000立方米大型LNG船。这是以复兴美国造船业为目标的“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的第一份大规模订单。这10艘MR型油船全部由韩华费城造船厂单独建造,第一艘将于2029年初交付。LNG船则将由韩华海洋与韩华费城造船厂联合建造。

造船业被视为美国的薄弱领域,其重要性不亚于中国掌控的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去年,全球共订造了1910艘新船,但美国仅获得2艘订单,堪称造船业的 “不毛之地”。目前,美国不仅丧失了自主保障商船的能力,在维持其号称“世界最强”的海军力量方面也面临巨大困难。特朗普政府修改法律以试图重振美国造船业,正是源于这种危机意识。

韩国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此次制裁韩华海洋美国子公司,实际意图是牵制“MASGA” 项目。对于韩美造船合作动向,中国明确表达了不满,认为这是针对中国造船业及海军力量的举措。中国《环球时报》曾在社论中将“MASGA”定性为“危险的赌博”,并公开表示“如果韩国船舶用于美军作战,韩国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提及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50亿投资!韩华集团承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韩华费城造船厂(Hanwha Philly Shipyard)作为韩华集团起步投资1亿美元、后又宣布追加50亿美元投资的项目,正是韩美“MASGA”合作的象征。

美国白宫今年8月通过网站公开了跨国企业的对美投资计划,其中韩华海洋将向Philly船厂投入不低于7000万美元(约合945亿韩元、5亿元人民币)的扩建资金,到2035年,Philly船厂的船坞生产效率将提高到每年至少10艘的水平。

韩华集团也于8月下旬正式宣布,将向韩华Philly船厂投资约50亿美元(约6.7万亿韩元),将该船厂的年造船能力从目前的1~1.5艘提高到20艘。为此,将追加建设2座船坞和3座码头,以及约12万坪(约合40万平方米)的分段生产基地等,大规模扩充基础设施。此外,韩华集团还计划应用韩华海洋拥有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自动化设备、智能船厂、安全管理系统,将业务领域扩大到LNG运输船建造、舰艇分段及模块供应、舰艇建造等。

韩国业界表示,韩华集团此次大规模投资建设Philly船厂,不仅意味着单纯的造船厂设备的扩充,还意味着加强韩美两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据了解,Philly船厂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拥有美国国内最大规模的船坞。该船厂所在的费城是美国海军萌芽的地区,与世界最大的海军基地、美国海军的核心基地和海军士官学校所在地等相邻。其核心业务不仅有商船建造,还从包括军队在内的政府机构承接船舶建造和维修订单等。

Philly Shipyard是美国少数几家能够建造中大型船舶的商业船厂。自2003年以来,所有琼斯法案远洋船舶中有一半以上由Philly船厂建造交付,包括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和原油船。

由于Philly船厂设施陈旧、造船技术落后、工装设备状况不佳、生产效率低下,建造一艘船舶平均需要18个月的时间。为此,韩华海洋此前曾宣布将追加投资至少1000亿韩元,对Philly船厂进行规划改造,包括码头扩建、干船坞维修及自动化系统引进等,目标是将该船厂的船舶建造能力从目前的每年1-1.5艘提升至10艘以上,同时成为美国造船企业中首个具备LNG船制造能力的厂商。

目前,Philly船厂正针对年产能1-1.5艘的4号船坞启动工程效率优化与设施改善工作,目标是将该船坞年产能提升至3-4艘。此外,此前仅作为码头使用的5号船坞也将通过改造恢复生产功能。Philly船厂共拥有5座船坞,目前启用的仅有4号和5号船坞。

为提升生产效率,韩华集团造船子公司韩华海洋作为Philly船厂的运营方,已派遣50余名专家驻场指导。韩华海洋正在对Philly船厂员工开展增材制造设计、3D打印机启动、数字生产方式等培训。此外,该厂还通过零部件信息电算化、卫星定位系统结合中央控制方法、采用增强现实(VR)技术的培训设备等,正在努力增强船舶建造力量。

韩华海洋还计划通过承接高附加值商船、美国海军军需支援舰等订单,在10年内将Philly船厂发展为营业收入达40亿美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的中大型造船企业,是该船厂去年营收(3.68亿美元,约合5102亿韩元)的10倍以上,超过HD现代尾浦去年4.63万亿韩元的营收,并达到韩华海洋去年全年营收10.776万亿韩元的近50%。

韩华海洋计划,以Philly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经验为基础,强化在北美地区造船市场的地位。韩华海洋将通过公司拥有的世界级环保船舶技术和自动化等智能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Philly造船厂的生产效率,增加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同时,Philly船厂拥有美国国内最大规模的船坞,今后在韩华系统和韩华海洋进入美国舰艇市场时,该船厂将以韩国的造船技术力为基础,成为执行美国海军舰艇MRO(维护、修理和大修)项目的基地,并有望发展成为美国海军新舰艇的建造基地。

与此同时,韩华系统还希望在开发自主航行商船方面能够与Philly船厂进行合作。以商船以及舰艇系统相关智能船舶解决方案ECS(综合控制装置)、IAS(船舶自动控制系统)等最高水平的海洋系统技术力为基础,预计将与多种商船船型产生协同效应。

只是“第一阶段警告”?韩国业界担心中国制裁措施波及所有韩国船企

韩国专家分析指出,此次中方针对韩华海洋5家美国子公司的制裁,更像是“第一阶段警告”,而非实质性攻势。这是因为仅靠当前措施,韩华海洋的营业活动尚未遭受实质性损失。

韩国造船界一位相关人士表示:“韩华费城造船厂目前尚不具备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因此与中国企业并无直接交易往来。中方此举与其说是立即打击韩国,不如说是向美国传递政治信号。”

韩国政府一位相关人士也解释说:“这可以理解为,尽管韩华海洋在中国国内的业务比重不大,但中方特意将其作为韩美合作的象征进行针对,而其母公司韩华集团作为军工企业的属性,也是其成为制裁目标的背景之一。”

韩国业界分析认为,在美国决定对中国籍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起征港口费的当天,中国便采取了力度更强的反制措施——对美国船舶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征收特别港务费,此举也是为了在本月末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可能举行的中美首脑会谈前,最大限度提升自身谈判筹码。

韩国造船界真正的担忧,在于中美矛盾进一步激化后可能出现的场景。如果中国加大制裁力度,韩国船企参与建设的美国造船厂或将从承接重建所需新船订单阶段便遭遇阻碍。这是因为全球多数海运航线均以中国为核心展开,以 2023 年数据为基准,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1034亿TEU,占全球港口总吞吐量8.5820亿TEU 的 36%。

此外,海运物流并非从出发地直达目的地,而是需在各地区主要港口集散货物后,通过长途集装箱船转运。例如,从釜山港出发前往欧洲的货轮,也装载着大量中国货物。这意味着在东北亚—北美、东北亚—欧洲等核心航线中,中国货主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果中国禁止与其制裁的造船厂建造的船舶进行交易,美国产船舶在全球市场尚的使用价值将大幅下降。

韩国造船界担心,不仅是韩华海洋,今后参与韩美造船合作的企业都有可能进入中国的制裁范围。也就是说,2016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的流通、零售业界因遭遇中国包括停业、税务调查等在内的强力报复措施而遭受数万亿韩元损失的事情,可能会在造船业重演。

韩国业界更有预测指出,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可能停止向韩国造船企业供应厚板。据悉,过去中国产厚板质量不及韩国产厚板,但近年来质量已大幅提升,部分韩国造船企业的厚板采购量中,中国产占比已达20%至50%。厚板费用占船舶总建造费用的20%左右,如果中国全面禁止厚板出口,韩国造船企业将面临成本激增与货源短缺的困境。

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生院教授朴基顺分析称:“‘MASGA’项目本质上并非单纯的经济合作,而是关乎安保问题的韩美核心合作课题。韩华海洋是对该项目助力最大的企业,因此成为首个制裁目标,而这种制裁有可能扩大至HD现代集团、三星重工等其他韩国造船企业。”

韩国造船界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中国的制裁措施波及整个韩国造船行业,韩国船企受到的打击将无法控制。这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与介入。”

就此次事件,韩国总统室表示:“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方制裁韩国造船业而造成的损失,正在启动韩中通商渠道进行沟通和应对。中方的这种制裁是否会对‘MASGA’项目产生影响,需后续综合判断。不过,受制裁企业与中国企业的交易往来不多,短期内影响有限。尽管难以预测中方追加制裁的可能性,但政府将持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