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库激增百万桶,航运市场承压

图源:凤凰网

航运界网消息,当前,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需求增长放缓与供应持续上升的双重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石油库存,特别是海上石油库存,正在快速累积。自年初以来,市场已持续处于供应过剩状态,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今年以来全球石油平衡表已出现190万桶/天的过剩。

从需求端来看,需求侧的表现整体疲软。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回升75万桶/天,这主要是由于石化原料需求从第二季度受关税冲击的低点反弹。但2025年剩余时间及2026年石油消费仍将疲软,预计这两年年度增幅约为70万桶/天,远低于历史水平。其背后是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交通领域电气化的加速推进,共同导致了石油消费增长的急剧减速。

从供应端来看,OPEC+引领全球产量飙升。今年9月,全球石油总供应量环比增长76万桶/天,达到1.08亿桶/天,其中OPEC+(尤其是中东成员国)产量激增是主要推力。根据预测,今年全球石油供应量预计增长至1.061亿桶/天,明年将再增加240万桶/天。以美国、巴西、加拿大、圭亚那和阿根廷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今明两年将分别增产160万桶/天与120万桶/天;基于现有产量协议,OPEC+今明两年将分别增产140万桶/天和120万桶/天。

受炼厂维护以及对俄罗斯基础设施袭击升级的影响,10月全球原油加工量将降至季节性低点8160万桶/天,较7月创纪录水平下降近400万桶/天。2025年与2026年炼油加工量将分别增长60万桶/天和46万桶/天,达到8350万桶/天和8400万桶/天。9月因俄罗斯炼油与出口受扰导致柴油和航空煤油裂解价差走强,炼油利润全线回升。

全球海上石油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

今年以来石油市场持续处于过剩状态,但库存积累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原油和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数据显示,8月全球石油库存进一步增加1770万桶至79090万桶,创四年新高,成品油库存增加3620万桶,但全球原油、液化天然气(LNG)及原料库存减少了1850万桶,抵消了一部分增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库存增加2200万桶,非OECD库存因中国原油库存的上升增加了400万桶,海上石油库存减少800万桶。

截至今年9月,中东产量激增与地区原油需求季节性走弱叠加,推动出口量升至两年半高位。加之美洲地区稳定供应,9月海运在途石油库存暴增1.02亿桶(相当于340万桶/日),创新冠疫情以来最大增幅。9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环比上涨0.30美元/桶至67.60美元/桶。但10月初因海上油轮激增及新贸易措施公布,价格有所回落。

这一“海上库存”的急剧膨胀,是中东出口增加、美洲货源稳定以及需求疲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如同一座移动的“海上仓储库”,暂时吸纳了市场的过剩供应。

图源:网络

未来展望与风险

在需求增长放缓与原油供应快速增加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全球石油平衡表出现190万桶/天的过剩,但2025年至今原油价格始终在70美元/桶区间波动。展望未来,随着大量海运原油抵达主要石油枢纽时,原油库存可能面临一轮强劲的增长。

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俄罗斯成品油供应的持续损失、欧盟即将对源自俄罗斯原料的成品油实施进口限制,以及近期部分炼油产能的关闭,都可能使成品油市场比整体平衡所显示的更为紧张,从而支撑相关油轮的运输需求。

总的来说,当前航运市场正见证由基本面过剩驱动的深刻变化。供应潮下激增的海上库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下一步,航运业需密切关注库存从海上向陆地的转移节奏,以及地缘政治与环保政策对贸易流向的持续重塑,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下一阶段油轮市场的运价走势与运营策略。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