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石造船官网消息截图
10月14日,常石造船株式会社发布声明称,由该公司以及日本邮船旗下研发机构MTI、三菱造船株式会社、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日本造船联合公司(JMU)、三井E&S、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常石造船昭岛研究所、大阪大学及京都大学等十家机构共同发起的研究项目——“构建可持续且具备竞争力的海事产业集成仿真平台”,已获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批准,并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启动。
该项目隶属于日本经济安全保障重要技术育成计划(K Program),聚焦于“基于数字技术的高性能下一代船舶开发技术”及“支持船舶稳定运行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环境预测技术”两大方向,旨在通过构建统一的仿真平台,推动日本海事业在船舶设计、建造与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声明,该项目计划为期五年(2025年10月~2030年9月),总预算规模最高达120亿日元(含间接费用),约合5.7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28年进行中期评估,2030年前完成各模块集成与平台验证,并力争在实际船舶建造中开展应用示范。
据了解,这项研究项目共分为6大研究方向,分别是由MTI牵头的集成仿真平台的社会实施研究和运营与维护仿真研究、常石造船主导的前期开发仿真技术研究和试运行调试研究、三菱造船领导的设计与建造研究以及由JAMSTEC负责的气象与海况季节预测仿真研究。与此同时,这一仿真平台还将集成提前1~3个月的季节预测技术,包括台风在内的极端天气与海洋环境预测,为船舶安全运营提供可靠的环境数据支持。
声明称,随着全球对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船舶市场将逐步转向采用替代燃料、风力推进等节能技术,以及集成自动航行系统的高附加值、环保船舶。日本海事业当前面临国内劳动力减少的压力,并需应对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带来的产能扩张压力。为此,项目团队提出在船舶开发初期即整合建造、运营及供应链环节,通过“集成仿真平台”实现船型规格与建造计划的最优化,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