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船租赁市场高位回调在即,5年繁荣周期或迎拐点

今年以来,集装箱船租金稳步攀升,较2019年已高出200%。租船市场在过去5年持续繁荣。

然而,即期运费大幅回落(见图表)。运费对市场动态的反应更为敏感,而租船费率则因合同条款锁定数月乃至数年,其变动往往滞后于运费。

当前运价与租船价格脱钩,其关键驱动因素如下:

1. 运力供给紧张与结构性僵化

此轮差异的核心在于运力短缺。尽管需求端信号(如运价下跌)显示市场降温,但可租船吨位供给依然受限。地中海航运、达飞等航运巨头吸纳大量二手船,实质上压缩了非运营船东(NOO)的可用船队规模。

班轮公司自有船队占比已从2019年末的54%升至今年10月初的64%。这一结构性变化降低了市场流动性,赋予了非运营船东更大的议价权。供需失衡迫使船东锁定高价长期租约,而无视短期运价波动。

2. 地缘政治动荡与航程拉长

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尤以红海局势为甚)扰乱了传统贸易航线,迫使船舶绕行好望角。航程的延长不仅削减了船舶的有效运力,更增加了班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推高了即期与定期租船市场的需求。

3. 战略性布局与提前锁定运力

面对不确定的运营环境,航运公司愈发注重服务可靠性、联盟合作与船队稳定。这促使他们转向长期租约,以此作为对冲未来运价波动的战略工具。其结果是,提前订船活动激增,对现代化、高能效船舶的需求尤为旺盛。

4. 监管压力与合规激励

国际海事组织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环保法规相继落地,重塑船队偏好。租方青睐双燃料及环保型船舶,这类船舶既能满足合规要求,又能在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下保有商业灵活性。这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端约束,使合规船舶进入稀缺溢价区间。

上述因素叠加,意味着非运营船东无疑是当前市场中掌握主动、占据优势的一方。

那么,租船市场和现货运输市场何时再度接轨?明年仍难以实现。既有驱动因素仍将持续,航运公司对长期租约的需求不会消退。德路里《集装箱预测》2025年第三期报告显示,其对2026年8种不同船型(最大8500标准箱)的平均租船费率预测中,多数船型预计将同比上涨。相比之下,预计全球平均运费(含即期与合同运费)将回落约16%。

不过,租船市场终将迎来调整,正如股市在长期繁荣后亦会回调。随着需求增长放缓、航运公司利润空间受挤压、新船交付量持续攀升,以及苏伊士运河通航有望恢复,航运公司的租船动力终将减弱,长期租约也将逐步淡出。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