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厂势头强劲!又一船企斩获创纪录订单!

全球中小型集装箱船市场新造船热度持续升温,中国船厂接单势头强劲。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时隔十年重返集装箱船领域,成功斩获创纪录大单,刷新公司集装箱船建造纪录。

两家公司共8艘!以色列船东投资订造支线船

据贸易风消息,以色列航运大亨Idan Ofer通过旗下公司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及其合资企业XT Shipping,在招商工业威海船厂下单订造4+4艘3100TEU集装箱船。新船采用传统燃料,配备脱硫装置。

其中,2艘已确认订单船舶将由XT Shipping持有,其余2+4艘由EPS持有。每艘新船造价估计约为4300万美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全部8艘总金额将达3.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2亿元)。预计前4艘新船将在2027年11月至2028年2月期间交付。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2600/2900TEU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45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300万美元增加了约4%。

消息人士称,EPS和XT Shipping已经为这批新船敲定了租船合同,但租船方的具体信息以及合同细节尚未披露。

据了解,XT Shipping原隶属Ofer Holdings Group,该集团于2012年更名为XT Group。克拉克森数据显示,XT Shipping目前拥有并运营34艘船,其中包括2艘散货船、24艘集装箱船、1艘汽车运输船、7艘化学品船,此前曾参与新造船项目和航运联营池。

最新的订单标志着XT Shipping时隔7年重返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根据VesselsValue的数据,XT Shipping上一次投资订造集装箱船是在2018年,当时该公司在韩国HD现代尾浦订造6艘1809TEU支线船。

另一方面,EPS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船东之一,自2021年以来一直活跃在新造船市场上。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EPS在建新船共计127艘,船型涵盖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液化气船、油船等,到2029年所有在建新船交付完毕后,EPS的船队规模有望超过300艘。

6000TEU及以下中小型集装箱船是EPS今年投资订造的重点船型。连同招商工业威海船厂的订单在内,今年EPS订造的集装箱船数量将超过30艘。今年7月,EPS曾在招商工业金陵船厂订造6艘1800TEU集装箱船。8月,EPS又与福建船政旗下马尾造船签署了12+6艘1800TEU集装箱船订单。

今年9月,EPS在恒力重工与招商工业金陵船厂订造9艘6000TEU集装箱船,其中4艘由恒力重工承建,5艘由金陵船厂承建。这也是金陵船厂首次接单建造中型集装箱船,截至目前金陵船厂交付的最大集装箱船运力不超过5000TEU。

据了解,EPS在航运业有着60余年的卓越历史,总部位于新加坡,拥有6000名海员,450余名岸基员工,管理着由270多艘船舶组成的多元化船队,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油船、油化船、LPG船、LNG船,总载重吨达2800万吨,平均船龄不超过10年,其中双燃料船舶80余艘。

十年来首单!招商工业威海船厂重返集装箱船建造市场

对于招商工业威海船厂而言,最新的订单是其十年来首份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同时也是其承接的最大集装箱船订单。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始建于1951年4月,前身为山东省威海船厂。2011年3月,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国际)与威海市合资成立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2019年11月,招商工业收购中航国际持有的威海船厂股权,威海船厂因此加入招商工业集团,成为招商工业重要的特种船舶建造基地。

长期以来,威海船厂一直以建造客船为主,是全球主要的高端客船制造基地。据了解,威海船厂上一次接获集装箱船订单要追溯到2015年,德国船东Reederei Nord集团在当时的中航威海订造了3艘2500TEU集装箱船,这3艘船在2018年交付,是中航威海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

自2018年以来,威海船厂再未建造过集装箱船,直到今年9月开工建造全球首艘氨燃料集装箱船“Yara Eyde”号。该船由挪威化肥公司雅苒国际(Yara International)及其子公司Yara Clean Ammonia(YCA)联手清洁航运集团CMB.TECH和North Sea Container Line(NCL)合作订造,是全球首艘以合成氨为动力的1400TEU冰级集装箱船,预计将于2026年年中交付。

“Yara Eyde”号原本由YCA在2024年2月与青岛造船厂旗下青岛扬帆签署建造合同。随着今年4月青岛造船厂加入招商工业并更名为招商工业青岛船厂、全面融入招商工业体系,“Yara Eyde”号现交由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建造。

以“Yara Eyde”号的建造为开端,威海船厂正在积极争取集装箱船订单。据外媒消息,威海船厂正在与黄埔文冲、黄海造船两家船厂共同竞争韩国航运巨头HMM的支线船订单,HMM计划在中国船厂订造3+2艘1800TEU和4+3艘2700TEU集装箱船,其中2700TEU级船单价约为4500万美元,1800TEU级船单价约为3000-3300万美元,全部12艘总金额有望达到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1亿元)。

今年以来,支线集装箱船成为新造船市场的一大亮点。根据克拉克森的统计数据,前8个月5000TEU及以下集装箱船新船订单总数达到了192艘,同比增长87%,占据了集装箱船总体订单量354艘的一半以上。

本轮支线船新船订单绝大多数由中国船企承接。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已经为止全部192艘5000TEU以下支线船新船订单中,多达168艘在中国船企建造,此外还有韩国HD现代尾浦以及日本船企和欧洲船企接获少量订单。

尽管新船订单显著增长,但目前支线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依然相对较低。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当前3000TEU以下支线船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仅为7.53,%,而8000TEU及以上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比高达46.65%。

挪威集装箱船船东MPC Container Ships(MPCC)首席执行官Constantin Baack指出,中小型集装箱船订单规模仍不够,考虑到现有6000TEU以下船舶中58%的船龄已超15年,投资建造支线型和中型集装箱船依旧是当前市场亮点。

文章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