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武昌造船承建的多个项目齐头并进,以一系列扎实的新进展、新成效,全力冲刺年度收官战。
11月13日,由武昌造船承建的OCV海工作业船1号船顺利上船台,标志着该船正式进入船台节拍化建造的快车道。船东驻场经理、DNV现场经理与公司参建单位共同见证。
在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四位一体”功能,以提升分段建造进度和质量为核心抓手,持续优化作业流程,提升整体生产效率。通过实施分线分区制造和同类型分段的定制化制造等措施,实现分段制造的快速流转。同时,优化生产设计,积极推行舾装结构化和工序前移工艺,不断提升分段舾装完整性。在计划管理方面,项目团队借助生产看板实时跟踪计划执行情况,有效提升计划准点完成率。
项目团队表示,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依托船台生产流水线推进产品节拍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建造效率,缩短船台施工周期,确保各建造节点按期实现,为船东交付高质量、高性能的绿色环保船舶。
该船总长100米、型宽23米、型深9.6米,航速14.6节。其设计与建造积极响应全球减碳战略,配备4套主发电机组和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并结合电池储能技术,在显著降低能耗与碳排放的同时,精准契合欧洲市场对绿色船舶的刚性需求。
该船具备卓越的深海作业能力,配备1台150吨主动波浪补偿海工吊机,可支持3000米超深水作业。即使在恶劣海况下,该吊机也能实现高精度吊装作业,全面覆盖传统油气开发与海上风电运维的双重需求。此外,该船拥有强大的动力定位能力和灵活的机动性能,配备2套全回转主推进器、1套艏部伸缩推及2套艏侧推,搭载具备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的DP2系统,有利保障深海作业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近日,武昌造船船艇公司组织召开专用工作船三维综合布置评审暨内装效果图审查会,CCS武汉分社、船东代表、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及公司内部专家共同参加评审。
评审过程中,设计团队通过三维数字化模型全面展示各功能区域的布局方案。专家组围绕用户实操需求、设计规范性、建造标准及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讨,采纳优化建议十余条。内装评审环节,确立以浅雅色调为主、实用与舒适并重的内装方案,为后续内装施工提供清晰的可视化指引。
此次评审与审查的顺利完成,是船艇公司深耕船舶领域、强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彰显在船舶设计环节“精益求精、务实高效”的专业态度。下一步,船艇公司将快速推进优化方案的细化落地,加强各部门衔接协同,严把设计建造质量关,全力打造满足客户核心需求、兼具高性能与高可靠性的专用工作船产品,为公司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专用工作船总长49.6米,型宽9.0米,型深4.3米,设计排水量约600吨,航速18节。采用双机、双可调桨推进,设艏侧推及尾侧推,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配备甲板作业支持系统设备、搭载水下测量基阵精确布放系统专业收放设备。主要作业海域位于大连市附近海域,能够搭载专用布放、回收及打捞设备,满足测试系统布放回收、日常运维、试验期间安全警戒及试验人员设备的运送任务等。

近日,武昌造船建造的18500DWT成品油/化学品船4号船实现主机动车节点。该船下水后,武昌造船精细梳理施工流程,做好工艺交底和生产准备,组织主机安装和滑油清洗并行作业,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和自互检,项目施工较同系列船提前完成,且一次报检合格,顺利完成主机动车任务。目前,该船已完成主机系泊试验报检工作,正在进行轴带发电调试报检,组织全面冲刺离厂交付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