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装箱船正成为今年造船业最亮眼的板块之一,新船订单稳步增长,手持订单超过1000艘、总计超过1000万TEU,创下历史新高。而中国船企以超过74%的手持订单量远超韩国和日本强势领跑。
今年以来,在全球新船订单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却依旧热度不减,呈现出异常前进的活跃态势。航运公司对大型船舶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而近几个月来对支线船舶的兴趣也显著增强,在高租金水平和船队更新需求的推动下,众多集运公司纷纷下单订造中小型船。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集装箱船新船订单数量达到了198艘约126万TEU,以艘数计算仅次于2005年第一季度(258艘)、2005年第二季度(206艘)创下史上第三高水平,以TEU计算也同样处于历史高位。年初至今集装箱船新船订单达到了467艘364万TEU,与2024年创纪录的订单增速持平。
随着订单潮的持续,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也在不断增长。截止10月底,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高达1104艘1053万TEU,创下历史新高,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高达32.36%。
目前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中绝大多数船舶由中国船企承建。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中国船企现有集装箱船手持订单总量约为749万TEU,市占率74%;韩国船企手持订单共计204万TEU,市占率20.2%;日本船企手持订单43万TEU,市占率4.2%。
在引领全球新造船市场的同时,集装箱船在替代燃料应用方面也持续领先其他船型板块。根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此前的报告,截止2025年8月底,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中共有534艘将采用替代燃料,以艘数计算占集装箱船手持订单总量的53%,以TEU计算占手持订单总量的77%。
BIMCO指出,除了替代燃料船舶之外,目前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中还有321艘在建新船采用传统重油燃料,另有155艘为未来改装替代燃料预留了设计空间。

在替代燃料类型方面,LNG燃料仍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全部替代燃料集装箱船手持订单的三分之二,而甲醇燃料船约占31%。尽管甲醇燃料新船订单在2023年曾短暂超越LNG燃料船,但LNG目前已重新夺回领先地位。
这种转变凸显出航运业脱碳进程中的持续挑战。回归LNG的趋势反映了订造替代燃料船舶的关键顾虑,即燃料供应问题。虽然低碳船舶的建造技术已经成熟,但所需燃料的供应似乎仍然滞后。
BIMCO表示,替代燃料在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尤为受欢迎。目前,在8000TEU及以上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所占比例按艘数计算达到了81%,按TEU计算更高达85%。
这一趋势与其他航运细分市场形成鲜明对比。BIMCO首席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称,尽管近年来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有所增加,但散货船、原油船和成品油船在燃料转型方面仍落后于集装箱船,这三个船型手持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分别仅为8%、17%和9%。
行业分析师认为,这种差异可能与市场结构有关。散货船和油船市场更多地由中小型船东构成,这可能影响投资订造替代燃料船舶的意愿,而集装箱船领域则由少数几家大型集运巨头主导。
展望未来,BIMCO预计替代燃料集装箱船船队将迎来显著增长。Niels Rasmussen预计,假设现有的替代燃料船舶没有提前报废,待当前手持订单交付完毕后,到2030年集装箱船队将拥有837艘替代燃料船舶,总运力达1090万TEU,占全球集装箱总运力的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