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订船扩张,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全球第三大集运巨头法国达飞正全速推进绿色船队建设,目标超越马士基、跻身全球前二。
近日,达飞与大连造船正式签订10艘LNG双燃料22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订单。新船预计将在2028年至2029年交付,单船造价约为2.1亿美元,交易总金额约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19亿元)。
上周,大连造船宣布获得欧洲船东10艘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订单,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大型清洁能源船舶领域的领先地位。虽然大连造船当时没有透露船东信息,但据悉这份订单正是来自达飞,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全部10艘船将由大船天津建造。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22000/240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2.71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73亿美元。
消息人士称,达飞这批新船可能会采用C型燃料舱,而非以往常用的薄膜型燃料舱,这一调整可为每艘船造价节省约1500万美元。
这份订单刷新了大连造船的集装箱船建造纪录。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大连造船目前交付过的最大集装箱船是为中远海运集团建造的两艘20000TEU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双子座(COSCO Shipping Gemini)”号和“中远海运天秤座(COSCO Shipping Libra)”号,在2018年交付运营。这两艘船当时为传统燃料,现已改装为甲醇双燃料动力。
达飞是大连造船的“老客户”。早在2022年,达飞首批6艘15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即是由大连造船承接,这份订单是达飞首次订造甲醇双燃料船,也是大连造船首次建造甲醇动力集装箱船。预计这6艘船将在今明两年陆续交付。
最新的订单是达飞两年来首次订造2万箱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也是其今年第三份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此前在今年年初,达飞在HD韩国造船海洋和江南造船分别下单订造了12艘18000TEU双燃料LNG集装箱船。
连同最新订单在内,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目前达飞在建新船已达132艘,运力超过180万TEU,仅次于地中海航运的122艘215万TEU排名全球第二。现有手持订单全部交付后,达飞将超过马士基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运公司。

达飞首席财务官Ramon Fernandez表示,预计到2029年,达飞将运营超过160艘双燃料船,如果计入自有船舶和租入船舶,其双燃料船船队总数将超过200艘。
Fernandez解释称,达飞庞大的新造船计划“不仅仅是为了市场份额”。他指出:“我们订造的新船都是双燃料船,整个航运业必须集体推进脱碳,而我们只有拥有绿色船舶才能做到这一点。老旧船舶必须被低碳替代燃料船舶所取代,没有其他选择。”
达飞是目前投资订造双燃料船最多的集运公司之一,该公司已经设立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2024年,达飞接收了12艘新建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根据达飞在2024年全年财报中公布的数据,该公司已经投资近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19.91亿元)订造了153艘双燃料船,这些新船可以使用生物甲烷、生物甲醇和合成燃料等低碳燃料运营,将在2029年之前陆续交付使用。
除了大连造船的订单之外,今年10月达飞还与印度科钦造船厂(Cochin Shipyard Limited,CSL)签署建造意向书,订造6艘1700TEU双燃料LNG动力支线集装箱船,成为首家在印度船厂订造双燃料集装箱船的航运巨头。
此外,达飞也考虑在美国建造集装箱船。今年年初,达飞布将在未来4年内投资200亿美元,以加强美国的海运、物流和供应链能力,促进美国海事经济发展和造船能力建设。Fernandez证实,达飞一直在与美国政府部门讨论,探讨如何满足在美国建造部分船舶的条件。
Alphaliner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达飞旗下船队运营706艘集装箱船,包括347艘自有船舶和359艘租入船舶,总运力约408万TEU,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占率12.3%。
今年第三季度,达飞营收达到140.4亿美元,同比下降11.3%。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29.6亿美元,同比下降40.5%。EBITDA利润率为21.0%,下降10.4个百分点。 净利润为7.5亿美元,同比下降72.6%。
其中,达飞海运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为89.64亿美元,同比下降17.4%;EBITEA为22.28亿美元,同比下降48.8%。同期,货量增长2.3%,达到617万TEU。每TEU平均收入为1452美元,同比下降19.2%。达飞特别提到,在市场波动中,该公司仍实现了货量增长,证明了其能够灵活调配资产,从而捕捉需求的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