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防卫(3008.SZ)因伪造财报而受到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处罚
近日,天海防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有虚假记载,由于没有及时公布重要合同进展情况,公司收到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事前通知书》公司和当时的7名董事宣布,预计将处以145万人的罚款。
根据通知,天海防卫子公司金海运涉嫌通过虚构的相关游乐设施贸易业务虚报2017年营业收入6144.32万元,虚报营业成本2197.89万元,虚报天海防卫2017年年报利润总额3946.44万元占天海防卫2017年年报利润总额的18.6%。
2009年上市后,天海防卫的业绩一直很平凡,2018年,由于对两个子公司计入约13亿元的商誉减损,天海防卫的净损失为18.78亿元。2019年持续亏损,净损益3.58亿元
根据2021年第3季度业绩公告,该公司的营业收入约为2.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01.5%
在二级市场,截至12月17日收盘,天海防卫报4.95元/股,总市场价值达到85.54亿美元
违反了145万
天海防卫发表了公告,收到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的“行政处罚事前通知书”。
公司判断,这次收到的有关事前通知书的违反行为没有涉及到严重的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况
据上海证券监督管理局透露,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天海防卫的全资子公司——金海运通过虚构的游乐设施贸易业务,虚增金海运2017年的营业收入6144.32万元,虚增营业成本2197.89万元据天海防卫2017年报告的利润总额为3946.44万元。占天海防卫事务2017年报利润总额(217228.41万元)的18.16%
天海防还没有及时披露重要合同进展情况。包括2800CBMLNG运输船的建造合同在内,合同总额为5.6亿元,占天海防卫2012年度营业收入的21.1%,公司没有及时公布船上交货主体的变更意向情况。以及DJHC 8008、DJHC 8009两艘船舶的建造合同,合同金额合计1.16亿美元,占天海防卫2014年度营业收入的85.07%,公司没有及时公开上述船上交货期的延长情况
对于上述违反情况,上海证券监督管理局将命令天海防卫改正,给予警告,并决定处以40万元罚款。分别警告其他7名相关负责人,罚款30万元至50万元,合计罚款145万元
长江商报的记者在受到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处罚之前,发现了天海防卫高官违反行为,大股东有刑事犯罪的嫌疑。1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天海防卫监督朱春华在幕后交易天海防卫,用银行贷款购买自己的股票,扣除交易税,获得1932元的利益。监管局认定朱春华为幕后交易行为,根据有关规定没收朱春华违法所得1932元,罚款3万元。
根据2020年7月的公告,天海防卫第二大股东李露以合同欺诈嫌疑被刑事立案,5年前上市公司以13.5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李露所持有的100%金海运股份。3年的业绩一过赌博期,天海防卫就在2018年暴露了18亿7800万元的巨额损失。主要原因是由于金海运存在巨额库存和利润水平大幅下降的问题,上市企业计提了11.84亿元的商誉减损。据天海防务介绍,原金海运股东李露、原管理团队员工不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公司对可能违法行为的相关人员和行为,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等。
业绩持续亏损
天海防卫成立于2001年,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船舶综合科学技术类上市企业,目前主要业务涵盖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建造、应急救援产品的开发、清洁能源应用三个领域。
屡次违反被处罚,天海防卫的业绩也持续赤字
上市初期,由于并购扩张过快,巨额商誉亏损,资金紧张导致订单流失等,公司处于暂时退市的边缘。2018年,天海防卫损失18亿7800万元。据该报报道,由于子公司的金海运存在巨额库存和利润水平大幅下降的问题,天海防卫省计提了11.84亿元的商誉减损
2015年6月,天海防卫通过发行股票和支付现金,以13亿55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金海运输的100%股份。金海运成立于2002年,产品覆盖了特殊防御艇、高精成像雷达、青蛙两栖装备等军用产品
2019年,天海防卫持续赤字,赤字额为3.58亿元。其中包括4410万元的存货减值准备,是针对金海运计提的
之后,在重组和新实控制人何旭东推进股份激励计划等激励下,天海防卫经营开始好转
2020年12月31日,根据天海防卫公告,公司收到法院的民事裁定书,裁定公司的再整备计划的执行完成。据天海防卫务透露,重组计划的执行显著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具体数据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准,消除了公司股票中止上市的风险
今年上半年,天海防卫船海工程EPC业务的营业额达到3.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3.12%,占销售额的61.79%。同时,公司的合同负债达到1亿7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00.97%
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上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6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12.9%。归母净利润1942.3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63%。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1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01.5%
进入今年以来,天海防卫常常接到很大的订单。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津重工日前通过网络与德国TOMWorlden签订了4艘“5900 DWT多用途船建造合同”和4艘替代“5900 DWT多用途船建造合同”,共计8艘总额88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67亿元,占2020年度营业收入的108.31%预计在2022年到2025年的经营业绩中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大津重工接受订货的不只是这些。长江商报记者整理了合同公告,今年1月大津重工和中海油镇江公司建造了9200DWT成品油船,合同价格为人民币0.67亿元。2月与ESTE签订12项(6+6)合同,合同金额合计8862万欧元(人民币约6.92亿元)。2月与LLC ADSC签订了4艘8000吨干货车的建造合同,共计4000万美元(人民币约2.58亿元)。签订上海瓯洋118米甲板运输船建造和交付承包合同,合计1亿3000万元。3月与水欣船务签订137米打桩船,合同价格人民币0.80亿元。9月22日,根据天海防卫公告,签订了800吨升降机式风力发电安装平台2艘、18兆瓦破冰船1艘的承包合同,合同金额合计1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