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5艘涉海运输内河船被拆解!

2021年,沧州辖区共5艘内河船完成解体,涉海运输内河船舶的整修工作再次取得重大战果。继2019年实现河北辖区海洋运输内河船舶解体“零”突破后,2019年和2020年共16艘被拆除,今年又5艘被拆除,6人被移送

***

01建立制度保障的基础

沧州海事局深入总结前期管理经验和效果,通过多种方式向沧州市政府、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报告情况,提出工作建议。报告《沧州海事局关于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特别整备活动开展的报告》、《沧州渤海新区海上安全生产及“清海净岸”特别整备行动方案》,印发《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特别整备行动方案》巩固了整治工作的制度成果。

制定内河船海运输整治调会制度,每月进行一次调剂,及时把握每月任务完成情况,解决整治中的困难,安排下月的工作。设立“内河船海运输特别整备业务专用班”,及时通报信息,现场处理,提高监督管理效率。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成立了海上联合法执行小组,深化了信息通报、联合巡航等多个管理活动机制,保障了工作的实效性。

02全线作战不留死角

沧州海事局始终把内河船舶海洋运输管理工作作为局重点工作之一,探索、实践“联合联动”活动模式,借助三大力量。也就是说,他们借用了地方政府、地区联合和部门的联动。打出“三记重拳”,严惩水源、严厉惩处船只、执行刑罚、连结、上下联动、协同合作、全线作战的管理结构,辖区全部覆盖,对内河船海洋运输行为造成致命打击。

在海上,内河船舶根据管辖区的固定出没水域和习惯航线,充分掌握内河船舶的出没时间、地点,掌握规律,晚上准确利用节假日开展执法活动,轮流值班执法人员,随时通报执法信息取得了良好的监督管理效果。严格水工业许可和现场监督管理,加强施工船舶准入管理,切实落实各部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杜绝内河船舶参加海上施工

陆上自2017年协助地方政府取缔辖区18个非法卸货网站以来,加强陆上巡查,通过与海洋渔业局共同执法,坚决杜绝被取缔网站的死灰再次燃烧和新网站的发生。

03 '出四力

一是加强综合治理,提出“合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渤海新区水上安全领导小组,加强了坚持政府领导、各方面联动的综合管理结构。与沧州海警局签订了《沧州海事局与沧州海警局的执法合作方法》。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与公安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积极通报整治行动中发现的执法干扰、暴力抗法、黑涉及的邪恶线索加强了内河船海洋运输治理能力和效果。

第二,加强区域联动,打出“火力”。建设渤西海事协同共治示范区,加强区域海事协同监督管理,重点打击省(市)边界水域的“游击”船只,对边界水域的非法船只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第三点是强化“刑罚的关联”,打出“威力”。深化与海洋警察、公安部门的合作机制,对无照驾驶等违法行为依法移交公安机关,严格执行刑罚,形成连锁整体打击,消除违法船只和人员的幸运心理,形成真正的威慑力。

第四点是强化“促进解体”,“击打重力”。在现场执法中,注重加强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醒内河船舶的有关责任主体严格遵守法律经营,宣传说明典型案例、各种政策和有关内河船海运输的危险性和违法性,促进解体。今年,公安部门深入调查3艘非法内河船舶问题的隐患,自行提供解决办法,多次写信给地方政府,推进属地责任的执行,积极促进船舶拍卖的解体,严格执行船主的安全主体责任彻底解决了问题的隐秘问题。

04传教结合扩大影响

在工作中,沧州海事局始终注重贯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对被调查处分的各种违法人员,重视惩罚和教育的结合,通过现场说明、宣传材料的印刷分发、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普法警示教育,加强其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超航区运营的危害,传递维护海上正常航行、工作秩序的正能量。加强媒体的社会宣传,引导媒体在执法行动中积极联系媒体和船只的行动,深入报道媒体。今年以来,我局开展的相关行动曾两次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多次报道地方电视台、报纸等,引起社会反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文章来源:信德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