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目标10万标箱!洋山港智能重卡集装箱转运业务实现阶段性新突破

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一台智能重卡从洋山港码头出发,经过东海大桥,抵达深水港物流园区。这是中国第一个智能驾驶集装箱运输业务。12月23日下午,随着2021年第4万标箱的发车,上海洋山港“5G+L4”自动驾驶智能重卡集装箱传输业务“准商业化运营”阶段性地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积极协调组织下,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等项目实施部门紧密合作,经过两年多的技术迭代、试验运营、跟踪评价和探索总结智能卡基本具备“洋山港码头-东海大桥-深水港物流园区”路线的自动运行和载运能力,目前累计运送集装箱6.1万箱。根据计划,明年洋山港智能卡将完成10万个标箱运输任务

智能卡有提高运营能力、削减排放、削减人事费等优点。据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介绍,洋山港距离陆地30公里以上,由东海大桥连接。现在,洋山港的年吞吐量达到2000万箱,东海大桥的通行压力越来越大,智能卡可以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在未来,智能卡将采用纯电或氢能,并变得更绿

作为系统项目,洋山港智能卡示范运营项目包括智能网络汽车产品的研发与功能测试、系统集成与信息互连、数据收集与道路评价、成本控制与过程管理、需要从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和规模化模型运营等方面依次推进。目前,“5G+L4”智能卡融合了AI、5G、V2X车联通信等先进技术,开通了“智能车、车队管理、物流调度、港口作业”之间的全业务链流,实现港区特定场景中的L4级自动运行、厘米级定位、精密停车(±;3厘米),实现了与自动化港口设备的相互作用,东海大桥队列的行驶。港口运输用户提供了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集装箱运输方案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将在未来确保安全、经济和效率的前提下,努力建设世界领先的海公铁(海运-公路-铁路)智能化集疏运系统促进智能重卡驱动水平和示范运营项目水平的提高,积极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智能网络汽车产业系统和应用生态。同时,上海智能制造实力突出,充分发挥国际航空市场发达、交通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上海城市数字化水平

文字/摄影:李继成


文章来源:信德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