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以稳定的字为开头,在稳定中求前进”的总体要求下,会议提出“结构政策必须致力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强调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深化,强调内外连通、加快了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的形成。会议还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运输解决方案“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某行业的专家说:“2015年中央财经指导集团第11次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后,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经济活动的主线,其内涵不断丰富。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产业数字化升级”
顶级设计计划发展蓝图
过去10年来,中国的数字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率,“十三五”时期继续保持这种态势。数字经济的产出从2016年的22.6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从30.3%上升到38.6%,增长率比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上升了约8.5个百分点。2021年3月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253个文字与数字化相关,将数字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交通是兴国之要,航运是强国之基”,交通领域,再细分的航运领域,应该遵循这样的倾向。10月26日,在“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记者招待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的易继勇副局长统括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计划纲要”(“两个纲要”),以推进高品质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和航运、内河航运的高品质发展,谱写交通强国航运的篇章,致力于中国现代化的先锋。
数字化转换是高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两个纲要”的内在要求。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进速度规模、独立发展、传动要素驱动三个转变,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转换、智能化发展。2021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行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智能和智慧为主线,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
实际上,2017年10月,第19届党大会已经对现代化经济系统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交通强国等进行了战略部署,“两个纲要”是一贯的国家政策。在党中央的总体部署下,2019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7个部门联合发表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2020年2月,“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将共同印发
在这个背景下,上海作为“面向大海兴起”的港湾城市,在2020年末发表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换的意见”,长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加快航运物流等领域数字化转变,明确推进智能港口建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支援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021年2月,为了进一步强调数字化建设的短期目标,上海市政府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云服务、数字内容、跨境电子商务等特色领域为焦点他指出,要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形成国际和轨道上高水准的数字贸易开放系统。提高“智能+”服务效率,大力发展数字飞行等。2021年7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即:升级枢纽门户服务、强化辐射能力、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明确要求形成领导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新格局。
数字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
p style='text-ident:2em;text-align: left;'> 适应数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大量商品通过数字化的趋势进行越境交易,世界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特别是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货物贸易活动,给传统商品和服务贸易注入了新的动力,使跨国生产和消费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也更加迅速2015年以来,中国先后五次设立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基本覆盖全国。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十三五”时期的增长率达到48.7%(见图)。统计“B2B”和“海外仓库”的贸易形式,中国2020年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总额为1兆6900亿元,占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3.4%。2021年前的6月,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额为88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6%。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张力强日前表示,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领导作用最强的对外贸易新业态。
一位国际贸易专家说:。“以数字化驱动为特征的新全球化仍保持高速增长,重建了全球化框架。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现代贸易的深度。”推进融合,推动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全球采购系统、生产系统、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数量的数字化转换,促进了数字贸易的蓬勃发展。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数字贸易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不断推进贸易业态和模式的革新;text-align: left;'>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在东盟6个国家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4个非ASEAN成员国正式生效,同时中国也将在“全面、进步的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呈现数字化趋势,中国将成为更多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不仅支持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而且推动中国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上述国际贸易专家指出,适应数字贸易的国际物流运输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合作发展
政策方面的引导持续深化、细化,贸易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航空运输业处于发展数字化的战略机遇期。根据世界航空市场的数字模型转换报告书,预计到2027年世界航空市场的数字模型转换投资将达到384亿美元左右。2019~2027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1%
在“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远海运集团等15家公司共同签名的“2021年上海倡议”给予了集体承诺。我们将努力实现全球供应链的革新和业务形态的变革
“十三五”期间,中国航空运输数字化转变总体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港口码头数字化以自动化为突破口,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产能630万TEU,2017年12月投产)、青岛港一期自动化码头(520万TEU,2017年5月)、厦门港远海自动化码头(95万TEU,2016年)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150万TEU,2019年6月)等都是大型港口的各自探索。船舶数字化致力于智能化方向,例如2019年5月上海中华造船公司交付的1.35万TEU型船“莲花”号具有智能机房、智能能源效率、智能航行等功能。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货物通信在集装箱智能化方面也突破了
航运和物流企业也在为各自的突破而努力。集中国对外运输形成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公共物流数字化平台——“易运通”已经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口碑。泛亚航运数字化电子商务平台取得一定进展后,2019年远海运输集运推出了垂直数字化平台SynconHub。同时,招商局集团是通过“运到哪里”等投资,顺丰控股集团是通过对FLEXPORT的投资等,阿里巴巴和环世物流的合作等,中国企业在集装箱运输的数字化领域展开的尝试
但是,数字化转换不仅包括航空运输组织内部的数字化,还包括上下游合作对象之间的合作,需要构建数字化生态。目前,中远海运集团与多家港航企业共同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全球航运业务网络(GSBN)是数字化生态链上的探索。GSBN与包括海运业者、码头运营商、海关机构及其代理店、发货人及物流服务供应商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携手建立行业数字化标准目的是驱动供应链行业内的协同革新和数字化转换。
如果“十三五”计划是香港航空企业各自摸索的阶段,“十四五”计划将是航空运输业合作打造数字圈的新时期。这是上层建筑的蓝图,也是适应数字贸易发展的必然。不仅仅是GSBN,菜鸟物流和环世物流共同建设的文瑶科学技术和Makey等努力推进的TradeLens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国际贸易规模足够大,更多的共生航运生态圈也促进了世界物流网络的高水平建设